活動搜尋

清除  
新晉中層主管不同世代督導實務課程
2025-11-07
課程目的︰
1. 提升績效管理的知識及技巧
2. 增進不同世代管理的態度、知識及技巧
職涯規劃中年事業轉型Points of You® (相片療法)工作坊
2025-10-24
Points of You®是一套具啟發性的視覺化培訓與教練工具,透過照片及結合專業培訓及教練方式,從而開展深入及有意義的溝通和激發創新思維。
運用 Points of You® 的跨國企業及著名機構包括 Google, NASA, IKEA, Loreal 等。
正向心理學及遊戲化應用實務課程
2025-10-10
1. 了解正向心理學幸福理論 (PERMA)的五個元素
2. 了解心流及成長思維概念
3. 應用正向心理學概念及不同遊戲化工具和體驗式活動於助人服務
“人本-存在主義技術性折衷法”初級班 專業證書課程2025
2025-09-15 - 2025-09-23
學術背景:
人本主義 (Humanistic Approach)
人本主義心理治療流派,始於美國心理學家卡爾.羅傑斯,本著人對生命的尊重、投入和體驗,於四十年代與心理分析及行為治療分庭抗爭,成為心理治療的第三波勢力。其中很多人本主義的概念都被視為治療師的基本功,如「共情(empathy)」,「無條件關懷(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)」,「表裡一致(Congruency)」, 「平等協作關係(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)」等等。

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最終目標:就是發揮出自己的潛能,並認為人具有完善技能和自我實現的傾向;人本學派強調人的尊嚴、價值、創造力和自我實現,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實現歸結為潛能的發揮,而潛能是一種類似本能的性質。人本主義最大的貢獻是看到了人的心理與人的本質的一致性,主張心理學必須從人的本性出發研究人的心理。

存在主義 (Existential Therapy)
存在主義來源自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學者理念, 如尼采、海德格爾、薩特等, 其後由Viktor Frankl, Rollo May, Irvin Yalom等發展成為心理治療其中一個流派。廣為人知的有Irvin Yalom所提出的四大終極關懷, 包括「死亡」, 「自由」, 「孤獨感」, 「生命無意義」, 成為瞭解人性的重要學術理論。

技術性折衷療法 (Technical Eclecticism / Multimodal Therapy)
技術性折衷法此術語在1967年Lazarus正式提出,但其精神概念已流傳久遠。技術性折衷指心理治療師為治療關係選用一個技術,但不考慮其所屬流派的理論框架,只要是能符合心理治療師本身流派理念和研究證據即可。所以,在技術操作上,技術性折衷法治療師會有很大彈性,根據自己紮根的流派理論和原則,選取各門各派適合的技巧。
「靜觀認知療法簡介會」免費體驗活動 (第三十四期)
2025-08-22
靜觀(又稱正念)是近年流行的身心健康療法,使用者大多表示有莫大益處,「靜觀認知治療」(Mindfulness-Based Cognitive Therapy) 經過科學研究證明,參加者持續完成了八週的課程及練習,有效地減低緊張、焦慮、抑鬱等身心徵狀,更好地面對壓力、疼痛與疾病等問題。助人者若能學習此療法,能照顧自己的身心靈的需要,平靜和有效地應付工作和生活壓力。更可以把學習引入活動及輔導的工作上。
Supervision Group for Clinical Proficiency using an Integrative, Process-Experiential Emotion-Focused Approach
2025-07-23 - 2025-09-24
As a clinical practitioner, whether being a social worker, counsellor, therapist, clinical
psychologist, we need to build up a repertoire of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in a
systematic and effective way.

This supervision group aims at using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interventions to help our
clients become a holistic integrative person by resuming a reorganized sense of self.
Based on our evolutionary triune brain, this model is an integration of body-based,
emotion-focused and narrative-informed interventions.

This is a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knowledge bases, including person-centered therapy, Gestalt therapy, experiential therapy, existential therapy, contemporary emotion theory, neuroscience, attachment theory, mindfulness, and narrative analysis.